兒童節要到了,曾經我們也是這個節日的主角。這次的電子報,想來帶大家回味一下30年前的經典童書,重溫自己的兒童節!
偽圖鑑打開我的童書大門
先說說啟蒙我知識童書之路的書,《小矮人》繪本!目前臺灣已絕版(哭),但是原文書還是能在Amazon找到。
這本書煞有其事的介紹地精/小矮人的生態和生活。常見的圖鑑、圖文書形式在裡頭揮灑得淋漓盡致。小時候的我深受吸引,詳讀好幾遍,裡裡外外了解小矮人這種(不存在的)生物。真想不到,我對解說和細節描述產生興趣,竟然是來自虛構作品!
讓我獲得百頁閱讀續航力的法寶
小朋友最喜歡的還是刺激、緊張、再怕也要從手指縫讀的東西!東方版的黃色封面《怪盜亞森.羅蘋》系列和《孫叔叔說鬼故事》就是我一打開會停不下來的讀物。因為很想知道發生什麼事,結果不小心練就閱讀長文的能力了,媽媽也非常驚訝。同樣的道理放到如今,比起推理驚悚,小孩的選擇更多了。雖然這兩套目前也都買得到,不過現在有許多奇幻冒險長篇,一樣能帶來興奮刺激的閱讀感,三十年前後建立長篇閱讀力,同樣都是從興趣開始!閱讀奇幻也好啦,總比讀到不敢一個人晚上上廁所好…..:P
印象深刻的超巨大套書
以前也很流行買一大套一大套的童書。我媽媽某一天就買了個超巨大套書,送來是一箱一箱的擺。我說的巨大不是它開本長得大,而是它有42本精裝書,每本書都超過350頁。這是《中國兒童大百科全書》,市面上應該只有網拍在賣了。裡面什麼內容都有,科學文學歷史藝術等等,而且是用一年365天的日來分。我記得因為很貴,所以就乖乖的每幾天拿一本慢慢看,最後還真的讓我看完了。但是我得老實的說,這套百科對我幫助不大,看歸看,後來記得的比較偏單點知識,什麼有發生、誰做了什麼。在日後學習時,遇到資訊雖會已有先備概念,但也僅只於此。對這套書的深刻印象,最後只留在它的巨大內容形式,也有點可惜了。如今的小朋友其實也已經有連貫主題類型的百科,或是內容更豐富有趣的圖鑑,這套書,我想就讓它成為時代(還有我媽錢包)的眼淚吧。
過去的知名百科現在可以讀嗎?
講到《漢聲小百科》和《愛的小小百科》,幾乎每個大人都知道、家家曾經有一套!可能你一想到還會立刻背出套書最前面的歌。雖然市面上還有在販售,但其中很多知識放到今天來說,確實需要大幅更新,也是蠻多人要不要購入的疑慮。不過從另外的角度來看,這些套書的整體編排、閱讀動線、漸進式的思考引導都很棒,背後是嚴實的田調、審閱和撰文,就連現在的自製書也很難有這種大規模製作。以月份為題去綜合各類型知識,這樣的學習方式無非也是如今的素養導向。就它的知識教育精神,值得一看。我覺得購買可能收藏意義比較大,但還是很鼓勵去圖書館借借看,家裡有傳家寶的也可以拿給孩子讀。重點是大人小孩一起讀,除了用現在的角度重新討論書中的知識,也是跨時代分享童年啊。
只有下面這張是愛的小小百科,然後我家有買,但是我已經沒印象內容。我只記得這張。看這張圖,回憶都回來了。不曉得六寶,大家還記得幾寶?
小百科的能力介紹,一翻開這張整個回憶都來了。不過現在長大了,看到小百科胸前的太極圖,忍不住要吐槽。小百科不是外星人嗎?怎麼會有太極圖啦!
小百科的分類方式也是一絕,不是以知識主題,而是以月份分。而一個月份一本,一本的主題混合多樣。完全是針對臺灣的小朋友而打造。
這樣精細的圖,即便放在現在也很難有書可以超越。
我自己小時候特別愛看生物主題,動物圖都畫得超級細緻的。
不曉得現在小朋友還認不認識紀政,我那時因為小時候參加大隊接力,還特別研究這頁的跑步方式。
那時這頁西餐禮儀的內容,我跟你說我真的現在都還記得正式西餐的餐具是從外拿到內,然後吃一半和吃完的擺放也都知道。不過這些奇怪的知識,我是等到出社會才用到。誰會去我家牛排這樣吃啦?!
然後這張巴西龜的飼養教學,害得我去寵物點偷買,還記得那時一隻100元吧。
當然結果是被媽媽罵到臭頭,不過買了都買了,雖然不是像書一樣佈置得超美的,而且還都丟給媽媽養。不過以現在來看,巴西龜已經是種可怕的外來種。
既然有機會重新回味小百科,當然也要找碴是不是有過時的資訊?
過時的資訊當然有囉,譬如說行政區域不同、冥王星已經不再是太陽系的第九大行星。但是整體來說,我還是值得推薦給小朋友看,當作親子共讀的題材,共同回味和討論。
下面這張也提到2020年,人類已經在月球建立移民基地。 沒想到,既阿姆斯壯登月後,再也沒有地球人登上月球,更不用說建立基地了。
如果2070年要移民太空,那我們要加油了,還有五十幾年時間可以努力。
最後一本12月的最後,有著黑色成績單,上面紀錄著臺灣的生態危機和瀕臨絕種的動物。 書裡提到我們曾經吃狗肉、走私犀牛角、殺老虎,這些現在小朋友應該很難想像。
看著這份黑色成績單,我們確實是進步了,不再做這些壞事,而且部分瀕臨絕種的動物,也開始恢復族群。
現在的環境已經有很多知識載體取代書的功能。但我相信很多大人應該跟我一樣,童年回憶少不了書,甚至一講到童書,腦海就會立刻跳出其中幾本。不知道你當年喜歡的童書有哪些呢?不妨拿出這些回憶跟孩子分享吧,也許從這些討論之中,你們會發現時間過去了,有些資訊傳遞會改變,但有些重要的寶藏永遠不會變。
如果你錯過了上一期的電子報內容,可以在下方回顧↓↓↓
☞#11 - 家長觀測室 | 陪伴孩子閱讀轉型,實問實答小撇步分享
大家好。四月即將到來,我的網站沒有意外的話,就會在4/6上線了,目前正在努力確認每個細節。 這期電子報要來和你分享上回敲碗的橋梁書大神書單,這次同時準備了電子郵件版和網頁更多圖版,讓大家自由選擇。請教大神真的是學習了很多事,橋梁書果然是個高深的領域。我未來會以像橋梁書這樣的資訊補充為起點,繼續串聯童書閱讀的每個接點,協助大家幫孩子找尋下一本適合自己的書。 網站上線後,我會將目前的書單都整理在網站上,就像你看到的電子報網頁版這樣。如此一來不僅方便保存,也可以定期補充、更新既有書單的資訊。像這樣子綜合整理的各種書單,未來都會成為會員服務的一部分,方便會員查找。 因此,臉書粉絲團的機器人服務由於功能較單一、資訊更新不易,在網站上線時也會停用。 但請不用擔心!新書介紹的文章還是會開放給所有人,不用加入訂閱也可以免費瀏覽。即使沒辦法訂閱會員一樣使用書單,你還是可以透過網站的年齡、分類選單,更快的找尋自己需要的書籍介紹。...
大家好,今天想分享一個籌備很久的轉變。首先要先向訂閱電子報的你們說聲謝謝。一直以來,有你們聽我分享觀點、嘗試新的閱讀角度,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。 也是因為有大家的回饋和鼓勵,讓我萌生想要讓Childrening的資訊整合更完善、讀取更便利的念頭。因此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收納整理、增補原先在粉絲團中的資訊 接下來,我即將推出訂閱型的內容網站了! 我最常分享的書籍介紹與書單,將會用網頁形式讓大家方便閱讀、好搜尋、並且連結到相關資訊。我的遠程目標,是希望未來能透過這個網站,針對不同偏好的讀者提供個人化的服務。 而在這之前,我想讓這個網站逐漸變成一個找書指引齊全、陪伴孩子們長大的一個閱讀好夥伴。從此刻進行中的擴充資料,到遠程個人化服務目標的這段過程中,網站將會以會員制的小額訂閱服務運作。 藉由了解會員閱讀習慣、與會員的互動,我們將一起進一步讓這個網站越變越好,而未來進階的閱讀功能也會第一時間回饋給會員。...
哈囉,不曉得 228 連假,你和孩子有去哪裡玩呢?我自己是在連假約了好久不見的出版社編輯朋友,特別向他請教有關兒童閱讀橋樑書的問題。 主要是之前在粉專分享過林怡辰老師閱讀研習的心得,老師非常用心的分享許多培養閱讀的方法、包含佈置讀書角、陪讀的方法、各年齡層常見的閱讀問題;不過蠻可惜的是,對於選擇書籍、推薦書籍的資訊就偏少。對我來說,就好像好不容易得到了大廚的料理技巧,但是卻少了有人教我怎麼去市場挑選完美的食材。 所以特地約了朋友,『強迫』他在咖啡館把畢生的功力傳授給我。這次我會以比較輕鬆的互相對談方式,讓你和我自己可以更了解橋樑書的由來、怎麼選擇出適合的書籍、以及橋樑書五寶的作品特色。 瀏覽全文 此外,你有沒有發現,從上期電子報開始,內容的呈現方式變成在網頁上閱讀,不曉得你喜不喜歡這樣的改變? 這裡要麻煩你點擊上述瀏覽全文,文末想請你幫我做個小調查,讓我可以知道你比較喜歡透過哪種方式閱讀這份電子報;如果你想要我再次『強迫』這位朋友傳授心得的話,也可以在問卷裡跟我說喔! — 熱 門 文 章— 分享適合國小生的 AI、人工智慧書單,推薦三本重點書 最近 AI...